第 24 章
A-
A+
七人臉色皆變。
扯掉縛繩去掉封泥,確定了封印,晁沿將密信遞給皇帝。
先後的母族鎮守南疆,借皇帝不在長安,舉旗造反,因為太過突然,已經突破益州大部分範圍,緊逼長安而去。
簡單議論了一番,皇帝速度回長安領北軍,靖王去調荊州的兵馬。
局勢緊張之下,沒有任何私人的願想,眾人分兩路,急速而去。
路經長安時,皇帝已經順利接掌北軍,各路人馬隨時候命,在經過徹夜的敵情探查後,一道道的命令策馬而出,一路路的軍隊也按照安排分佈開來。
長安,全國的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最繁華也是兵力最強悍的地方。
北軍一直駐守在長安城北,是國家常備軍的 精 銳和主力,直接由皇帝一人號令,直接可以分佈在長安外延作戰,可守可攻。而南軍則是守衛漢宮的軍隊,同樣聽從皇帝指揮,除了鎮守皇宮,用於守城也是極強大的軍力。
有這樣兩隻部隊駐軍防守長安,哪怕他先後的母族盤踞南疆再久,想要一口吞下長安,也絕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更別提,靖王帶著餘溫三人,祕密行往荊州去調派地方部隊,緊接著就是直接的側翼打擊,叛軍只有死路一條。
可惜的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話被靖王運用得非常愉快。就在皇帝佈置好城防,坐等叛軍跑來送死的時候,斥候回覆的消息是:叛軍行進在在益州中部時和前去偷襲的荊州兵打成了一團,看著戰局雜沓不明,其餘原本就不服叛軍的益州本地駐軍也趁機加入了戰鬥。
現下的狀態理論上是叛軍必輸無疑,可益州不可避免一片烏煙瘴氣,扣除掉目前所得知的三方軍隊。據說為了討好朝廷,南疆隔壁的羌族也派了兵過來,打著支持皇帝嚴懲內叛的口號,就不知道是不是趁火打劫了。
所以,荊州軍隊和益州本部隊又分了一個頭去打羌族去了,我們自己平亂,你們外國人跑來撿漏是不是?滾出我們國家!
朝會上,群臣目瞪口呆的聽著益州方向傳來的狗血戰報,然後 陰 沉沉的皇帝直起身,一腳蹬翻了案几的讓三公幾個老頭子同時寒毛一立,也不管年齡加起來快超過兩百歲了,動作比年輕人還彪悍的同時幾個飛撲就抱住了皇帝的腰和雙腿。
「陛下萬萬不可親徵!」三公的悲切大吼驚醒了其餘所有被嚇傻了的臣子們。
大夥兒反應迅速,裡三層外三層的擁上去,活生生把皇帝給圍堵住。
開玩笑,叛軍的目標就是要把長安打下來,不管被阻攔在什麼地段,皇帝都必須得坐鎮長安,絕對不能亂跑,更別提什麼迎敵痛擊了。
更有甚者暗自偷偷琢磨著,現在身陷戰場的靖王最好受個什麼關於無法繁衍後代的微妙創傷就可以了,只要絕了嗣,就沒了對皇位的威脅。
而皇帝則瘋了似的要往外奔,徒手與眾臣群毆,無法勸阻與無法被勸阻的打成一堆,未央宮正殿宣室鬧得不可開交,和益州的混亂戰況簡直有得一拼。
為了阻止皇帝亂亂來,有官員甚至去太學散佈消息,鬧得那些 精 力過甚的太學生們集體跑到漢宮外跪坐上書抗議。太學生裡也分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守,反正現在瞧著叛軍是沒戲了,大夥兒趁亂刷個存在感,對未來的仕途也好有個不知是好還是壞的對半投資。
倒是一些女太學生聽聞靖王在前線,居然團結起來,要潛伏出長安去支援靖王,其中以公孫六娘和餘家四娘為首,雖也分兩派可目標的共同性以及緊急性讓這群小娘子們堅定的暫時站在了同一陣線。
不意外的被守城的北軍發現和攔截,又是一番混亂。
未央宮裡,皇帝和群臣皆髮冠歪斜,衣衫在撕打中不是亂的就是裂的。而皇帝的命令竟然被這群平日看起來呆頭傻腦的百官們給攔截了兩日之久,南軍才終於衝入了未央宮,把礙事的臣子們全部用繩子綁成了球。
皇帝大步如風的往側殿去更換方便的衣服準備出發,「益州怎麼樣了?」
鼻青臉腫的離殤和離逝緊步跟隨,在他們犧牲自己的情況下,皇帝好歹沒有遭到任何被欺壓已久的群臣們的濃濃惡意攻擊。「暗衛已全部潛入益州,應該快到靖王身邊了。」如果不是為了劉旎的安全,劉邰將所有的暗衛一次性全部派出,他的命令怎麼會出不了未央宮。
「禁軍已經在未央宮外集結等候。」離逝動作迅速的幫皇帝換好急行軍的衣裳。
劉邰 陰 著臉,腳步飛快的步出寢殿,晁沿和竇準已經牽著馬在殿門等待。飛身上馬,劉邰朝一邊垂手等待的小侍從下命令:「待吾出了長安再放了那群老東西。」不再囉嗦,策馬飛馳。
當那急促的馬蹄聲奔遠,殿內的糰子們皆萎靡的癱軟下去,怎麼辦,皇帝去救靖王了,連皇位都不在乎了,也不管自己還沒有子嗣,就去戰場了……
淒慘的,哭聲一片。
儘管劉邰專斷又狂妄霸道,可他的確是難得的明君,自繼位以來,掃清了皇位的威脅和障礙後,即刻雷厲風行的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銳意進取。削蕃的成功帶來中央集權的加強,政治、軍事、經濟更是空前的強大,無論任何外族無不俯首稱臣,還打下了最大外患——匈奴。文化上積極治國,內政單單看方才起了頭的水利治理,就知道接下來會緊接著加強農業生產。
多麼生機勃勃讓人充滿希望的前景……
可這樣燦爛輝煌的未來還沒展開,皇帝就昏了頭的跑去送死了!丫丫,呸呸呸,受個傷也不成啊,國家需要這樣的皇帝領導,朝廷需要這樣的皇帝下決策,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在這樣百年難遇的皇帝身上!
聯想到之前因靖王中毒,皇帝暴怒得幾乎要屠城的舉措。
靖王,未免有點禍國殃民的潛質了。
靖王,也許是該為國家犧牲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