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伯納德.史密斯的報導

《紐約美國人》報社負責報導運輸業務的記者。

事情的發展進一步證實,如果有這個必要的話,紐約港成了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因為此時此刻這裡正在舉辦世界上史無前例的最豪華的客輪的歡迎儀式。

僅僅在十年前,最多也就有三艘豪華客輪定期穿越大西洋,往返於歐洲大陸和美洲新大陸之間。當時的航行條件還很艱苦,所以大部分旅客都喜歡選擇在夏季出遊。可是現在的拖船和駁船都不知道該選擇什麼季節更好了。

英國英曼客運公司目前的「巴黎之城」號客輪長年進行營運。卡那海運公司稱得上是英曼客運公司的競爭對手,因為該公司擁有「坎帕尼亞」號和「盧卡尼亞」號兩艘客輪。此外,白星客輪公司的「邁吉斯提克」號和「日耳曼」號客輪也很具競爭力。所有的這些英國公司都在爭先恐後地用自己公司的客輪把歐洲的富人和名人送到紐約市,讓他們好好感受一下紐約人民的熱情好客。

昨天考姆帕涅公司的「洛蘭」號客輪──該公司皇冠上的寶石,和「薩伏伊王室成員」號客輪一樣豪華的姊妹船──從法國的勒阿弗爾港出發,駛到了哈德遜河上為它預留的泊位。這次「洛蘭」號客輪上搭載的乘客不光是法國上流社會的名人;這次「洛蘭」號客輪給我們大家帶來了一份額外的、而且非常特別的獎賞。

難怪從吃早餐時開始,甚至早在這艘法國客輪剛剛能看清羅茲時,或者是在該船繞過炮臺角柏特雷泊恩特時,許多私人的雙輪雙座馬車就堵塞了運河路和莫頓路,住宅區的人們就紛紛從高樓大廈裡跑出來,站在街上以紐約特有的方式歡迎我們的客人。這也不足為奇。

哎,她是誰?哇,不是別人,那正是克里斯汀.德尚尼子爵夫人。許多人都認為她是世界上最好的歌劇女高音演員──可千萬不要把這個告訴內利.梅爾巴夫人,她要在紐約待十天呢。

太陽升起來了,薄霧慢慢地散去,「洛蘭」號客輪透過薄霧向岸邊駛來。這艘法國客運公司的客輪上掛滿了各色旗幟和法國的國旗,後面緊緊地跟著一艘拖船,船尾向著岸邊悠閒地倒進了哈德遜河上為它準備的泊位。

當「洛蘭」號客輪鳴笛三聲向我們致意時,哈德遜河上來來往往的小船也友好地鳴笛回應。岸上的人們紛紛扯著脖子爭著一睹為快,此時此刻空間就顯得格外得寶貴。碼頭的盡頭是臨時搭設的指揮臺,周圍飄揚著法國國旗和美國國旗。紐約市市長喬治.麥克萊倫先生將在這裡舉行儀式歡迎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前來紐約市。五天之後,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就要在新的曼哈頓歌劇院進行該歌劇院的首場演出。

幾乎有一半的紐約上流社會人物都聚集在指揮臺的周圍,他們戴著嶄新的高禮帽,或是揮動著手裡的帽子,等著一睹這位著名女歌劇演員的風采。臨近的幾個碼頭上的裝卸工人,這些可憐的人兒肯定還沒有聽說過曼哈頓歌劇院或是這位法國著名女高音歌劇演員,他們紛紛爬上了起重機看看這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以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在「洛蘭」號客輪把她的纜繩扔到碼頭上之前,碼頭周圍黑壓壓一片到處都是人。「洛蘭」號客輪的舷梯靠岸之後,法國考姆帕涅客運公司的職員立刻就把紅地毯從指揮臺前一直鋪到了舷梯跟前。

海關人員急急忙忙地順著舷梯跑上了「洛蘭」號客輪,在這位女歌星的包廂裡,以有點誇張和做作的方式為她和她的隨行人員辦理必要的手續。這時紐約市市長也在一群身穿藍色制服的紐約警察的陪同下來到了碼頭前面。麥克萊倫市長在市政廳和坦慕尼廳兩位廳長的陪同之下穿過人群,登上了指揮臺,他們身後的警察樂隊在響亮地奏著美國國歌。麥克萊倫市長他們在指揮臺上就位之後,碼頭上所有的人就都摘下了帽子。麥克萊倫市長他們也從指揮臺上向下看著舷梯的這一頭,等著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下船。

我自己呢,考慮到下面的地方都已經被其他的媒體佔去了,我就跑到了碼頭前面的一幢倉庫二樓的一扇窗戶邊上。在這兒我可以把下面發生的事情看得一清二楚,可以更好地為美國的讀者們介紹我的所見所聞。

在「洛蘭」號客輪上,一等艙的乘客們也都站在上層甲板上注視著下面。他們佔據了「正面看臺」,但是他們只能在盛大的歡迎儀式結束之後才被允許下船。我還看到了散席乘客們都擠在下面的舷窗邊上,抬頭看著上面發生的事情。

差幾分鐘十點的時候,「洛蘭」號客輪上一陣騷動,只見船長和一幫官員簇擁著一個人向舷梯走來。在向她的法國同胞們熱情地告別之後,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走下了舷梯,第一次踏上了美國的土地。等在岸上迎接她的是奧斯卡.哈默斯坦先生,他是曼哈頓歌劇院的所有者和經營者,也就是在他的一再堅持下,才成功地邀請到梅爾巴夫人和克里斯汀.德尚尼子爵夫人在寒冬臘月遠涉大西洋來美國為我們演出。

以一種古老的方式(這種方式在現代社會裡是越來越少見了),哈默斯坦先生向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深深地鞠了一躬,並吻了她遞過來的手。「嗚……嗚……」人群中一陣歡聲雷動,周圍起重機上的工人甚至吹起了口哨,高興而並非諷刺的口哨,接著又是一陣熱烈的掌聲──那是站在指揮臺周圍的一群戴著絲綢帽的夫人們在鼓掌。

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挽著哈默斯坦先生的胳膊,沿著紅地毯走向指揮臺,一邊走還一邊向貨箱上面的裝卸工人和起重機上面的工人招手致意並報以燦爛的微笑。麥克萊倫市長的目光從沒離開過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那些工人就吹更多的口哨,這次不僅僅是高興,更是感謝和欣賞。他們中誰也不會看到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的演出,所以這種方式是再合適也不過了。

通過高倍望遠鏡,我可以從上面的窗戶裡清清楚楚地看到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三十二歲的她風韻猶存,身段苗條,嬌小可愛。歌劇迷們一直都在納悶:為什麼像她這樣柔弱的身軀裡會蘊藏著如此動聽的聲音呢?儘管溫度只有攝氏零上幾度,可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穿得並不多:只見她穿著一件葡萄酒色的天鵝絨束腰大衣,領口、袖口和折邊都是貂皮的,戴著一頂哥薩克式的貂皮圓帽。要是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能去孔雀大街散步,紐約市的時髦女郎們可需要好好看一看她們自己的裝束了。

跟在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的身後,她的那些衣著平淡無奇的隨從們也下了船:她的私人女僕、同時也是她原來的同事梅格.吉里夫人;兩個負責她的通信聯絡和旅行安排的男祕書和她十二歲英俊瀟灑的兒子皮埃爾以及她兒子的隨身家庭老師,一個身穿黑色祭司法衣、頭戴寬簷兒禮帽的愛爾蘭神父。這個神父很年輕,跟在後面高興得咧著嘴笑。

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被攙扶著走上了指揮臺,麥克萊倫市長趕快以美國的方式跟她握手,並向她表示熱烈的歡迎。麥克萊倫市長所做的這一切十天之內又要在澳大利亞的梅爾巴夫人面前重複一遍。但是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能不能完全明白麥克萊倫市長所說的話呢?這種疑慮馬上就被消除了,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翻譯。事實上麥克萊倫市長話音剛落,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就走到了指揮臺的前面來,熱情地用一口流利的英語向我們大家表示感謝,當然還是帶著那麼一點兒可愛的法國口音的。

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所說的既是客套話又讓大家驚奇不已。對受到如此熱情的接待,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向麥克萊倫市長和紐約市民表示感謝。隨後她就重申,她將參加曼哈頓歌劇院的首場演出,為期一週。首演的劇目是一部新歌劇,其作者是某位不知道姓名的美國人。

接著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又透露了一些新的細節問題。歌劇的名字是《夏洛的天使》。故事發生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歌劇圍繞著愛情和職責的矛盾,講述了一個南方美女和一個北方軍官相愛的故事。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在劇中的角色就是扮演這位南方美女歐仁妮.德拉魯。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還告訴大家,在巴黎她已經看過了歌劇的歌詞和樂譜,她被深深地打動了。正是這部作品的感人之處促使她改變了主意,決定遠涉大西洋來美國為大家演出。顯然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是在含蓄地告訴大家,她來美國演出並不是為了錢。這樣一來,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就給梅爾巴夫人出了一道難題。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在講這些話時,碼頭周圍起重機上的裝卸工們一直保持著安靜。當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說完之後,他們爆發出長時間的歡呼和更多的口哨聲,如果他們不是這麼地尊敬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那麼這絕對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於是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再一次向他們揮手致意,然後轉身從指揮臺另一面的臺階上走向了早已等候在一旁的馬車。

在這裡我要說一下,到目前為止,在這場精心安排、天衣無縫的歡迎儀式中,發生了兩件出乎意料的事情。第一件事幾乎沒人發現,更有點兒讓人琢磨不透;這第二件事兒嗎,則會讓人忍俊不禁。

當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在下面的碼頭上講話時,我下意識地向別的地方瞟了一眼,碰巧看到我對面的大倉庫上面站著一個奇怪的人。那個男人一動不動地站在那兒,眼睛緊緊地盯著下面。他戴著一頂寬簷禮帽,披著一件披風,那件披風在風中呼呼作響。這個人高高地站在那兒,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下面的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他看上去是那麼奇怪,甚至有點不祥之兆。他是怎樣爬上屋頂而且又沒有被人發現的呢?他在幹什麼呢?他又為什麼不跟其他人待在一起呢?

我調整了一下我的望遠鏡正準備再仔細地看一看這個人時,一定是望遠鏡反射的太陽光讓他發現了我,因為我看到他突然抬起了頭,惡狠狠地瞪著我。於是我就又發現這個人的臉上還戴著一副面具,透過面具上的眼睛,他好像是憤怒地瞪了我好一會兒。這時我看到起重機上的裝卸工們指著那個人大喊大叫,可是就當下面的人們抬頭看時,那個人已經不見了,其速度之快簡直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就在一秒鐘之前他還站在那兒,可是一眨眼的工夫他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的速度之快,就像他從沒有出現過一樣。

沒過一會兒,這個神祕人物帶來的驚奇就被下面人群當中爆發出來的一陣掌聲和笑聲所沖淡了。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已經走下了指揮臺,正走向哈默斯坦先生為她準備的馬車。紐約市市長和其他要員們緊隨其後。大家都看到了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和等她的馬車之間並沒有鋪紅地毯,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灘半融化的雪水,顯然那是昨天下的雪留下來的。

如果是一位男士穿著厚底的大皮靴;他可能並不在乎這點雪水,可是你叫穿著精巧皮鞋的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如何是好呢?一大堆美國人尷尬而無助地站在那裡,盯著那灘雪水犯傻。正在這時,我就看到有一位年輕人翻過圍住採訪區的障礙,只見他穿著一件大衣,胳膊底下還夾著一樣什麼東西。很快我們就發現原來那是一件晚上穿的斗篷。只見這位年輕人把這件斗篷鋪到了地上,正好蓋住了從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腳下到馬車門旁的這一灘雪水。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立刻向他報以燦爛的微笑,踩著斗篷,眨眼之間就坐到了車裡,車夫隨手就關上了車門。

那個年輕人從地上撿起了那已經被弄髒了的斗篷。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透過車窗和這個年輕人說了幾句話之後,馬車就揚塵而去。麥克萊倫市長友好地拍了拍那個年輕人的後背。當那個年輕人轉過身的時候,我發現他正是我們報社的一名同事。

常言道,結果好一切就都好。紐約市民歡迎這位著名的法國女歌劇演員的儀式終於圓滿地結束了。現在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下榻於華爾道夫─亞斯多裡克大酒店最豪華的套間裡,並在那兒進行排練和練聲。五天之後,也就是在十二月三日,克里斯汀.德尚尼夫人就將在曼哈頓歌劇院演出,到時那肯定會是一場成功的演出。

同時,我懷疑會有一位報社的本地新聞部的同事向所有人宣佈:羅利先生的精神還沒有完全滅亡!